• 18禁概况
    18禁简介
    机构设置
    环能文化
  • 师资队伍
    人才计划
    教师信息
    校外导师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 科学研究
    学科简介
    科研基地
    科研成果
  • 招生就业
    招生
    就业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工会动态
    团学动态
  • 校友风采
  • 下载专区
    学生专区
    教师专区
  • 18禁概况
    18禁简介
    机构设置
    环能文化
  • 师资队伍
    人才计划
    教师信息
    校外导师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 科学研究
    学科简介
    科研基地
    科研成果
  • 招生就业
    招生
    就业
  •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工会动态
    团学动态
  • 校友风采
  • 下载专区
    学生专区
    教师专区
中文
位置: 18禁 > 18禁新闻

18禁新闻

北京学者王随林教授团队随同北京热力集团驰援青海地震灾区

发布日期:2022-01-27

18禁


1月8日,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供热设施严重受损。



面对紧急情况,1月13日,北京热力集团应住建部要求立即组织驰援,我校王随林教授团队作为供热设施智能检测技术支持方,选派博士研究生穆连波随同北京市热力集团赴青海驰援,并组织三位硕士研究生廖康桥、郭帅杰、徐自强远程在线,对现场复杂噪声环境下供热管道检测信号进行微细特征提取、处理、运算及分析,对疑似泄漏点进行定位。



由北京热力集团王海鸿博士带领的驰援专家团队共6人,携带我校与北京市热力集团联合研发的声波检测仪、管道泄漏在线监测器等两套专业检测设备,以及听漏仪、地下管道探测仪、红外检测仪和气体检测仪等赶赴现场。



门源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青藏高原。穆连波同工作组其他成员到达后,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由于日夜连续抢修检测,夜间达-20℃低温,队员们相继出现高原反应,头疼欲裂、眼部肿胀、伤风感冒……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



在此期间,学校领导对驰援团队给予极大关怀和鼓励,时刻关注现场动态。



门源县冻土层厚度为2.5m,供热管道埋深在1.3~6m,地质条件为砂石层。在管道泄漏条件下,砂石层易吸收泄漏信号,且漏水极易向地下渗透,检测难度极大。



工作组与省厅和当地单位成立联合专家组,制定了严密的工作方案,结合现场具体情况,综合使用检测设备进行排查。



针对门源县冻土层厚、供热管道埋得深、检测难度大的情况,穆连波负责现场资料收集、现场检测和数据传输,由王随林教授团队的硕士研究生廖康桥、郭帅杰、徐自强在远程同步进行相关定位检测及泄漏信号微细特征提取、数据处理、运算和分析。采用现场与远程结合,研判疑似泄漏位置,指导供热管道疑似泄漏点的开挖。



为加快工作进度,联合专家组日夜作战,查阅设计施工文件,现场检测与远程分析结合,开挖复核与抢修漏损部位同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截止20日,重点排查一次管网13.01公里、换热站12座及所属14.74公里二次管网,共检测30多处疑似漏水点,确定发现10处漏点,其中4处为较大漏水点,目前均已抢修处理,每天节省水量200吨以上,并保障了地震灾区群众供暖,让当地人民群众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为持续监测震后门源县供热管道泄漏情况,了解冻土层融化对门源县供热管网造成的二次灾害情况,技术团队撤离前安装完成我校同北京市热力集团联合研发的泄漏预警设备一套,对门源县供热管网部分7公里重点区域实行在线实时监测,为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提供支持。



近年来,为适应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高效低碳、智慧化、精细化升级需要,王随林教授团队承担了北京热力集团直埋供热管道非开挖智能检测专项项目,我国供热规模大、北京居全国之首,供热管网泄漏损失大、事关安全与民生、管网泄漏点非开挖智能监测难是供热基础设施安全高效与智慧化升级的难点和长期痛点。团队着力研发热能管网泄漏与安全运行智能监测诊断关键技术,包括复杂噪声环境下直埋供热管网泄漏智能检测定位关键技术,基于人工大数据的供热管网运行状况与安全智能诊断报警关键技术,为城市供热基础设施安全、高效低碳、精细化、智慧化升级,保障民生和安全,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

在本次驰援中,与北京市热力集团联合研发声波检测仪和管道泄漏在线监测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基于人工大数据的供热管网运行状况与安全智能诊断报警关键技术,在紧急驰援青海地震灾区及震后的冻土层融化对供热管道的次生灾害评估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得到了当地政府、青海省住建厅和住建部的肯定和好评,并在青海门源县电视台、中国建设报和北京热力集团网站等媒体陆续进行了报道。



参加此次项目的2019级硕士研究生廖康桥说,此次宝贵学习实践机会对我来说受益匪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能够将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抗震救灾的供热管道抢修中,让我深刻认识到本课题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加倍努力,争取早日解决供热管道泄漏检测难题!

2020级硕士研究生郭帅杰认为,在研究生阶段自己所研究的课题项目能够服务社会,我感到非常荣幸和激动,非常感谢老师给予我参与此次检测项目的机会,让我可以尽自己所能为青海灾后供热管线安全保障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在参与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收获很多,在接下来的研究学习中我会继续努力。

2021级硕士研究生徐自强表示能够为青海灾区做贡献是莫大的荣幸。在这次青海检测的过程中使收获很多,熟知各种理论和各种仪器设备软件使用以及数据准确处理等,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今后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和提高,相信通过努力学习不断钻研一定会在专业发展方向上取得满意的成果。

  • 学习强国
  • 北京市教委高等教育处
  •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科技竞赛
  • 学校新闻网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永源路15号 102616      18禁-18禁色情影片 版权所有